日本基本决定倒核费水又让核电站来到了大家的视野中心,为什么这么危险的核电会是清洁能源呢?为什么说中国核电技术是世界最牛?核电站背后反映出的大国担当又是什么?不聊时政,我单纯做科普用大白话跟你讲明白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核电站的一切,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电影画面警报响起,红光闪烁,突发意外核电站危在旦夕,当所有人都在往外逃的时候,一位英雄逆流而上,在电光火石间按下按钮牺牲自己暂时阻止了反应堆的爆炸,这个片段里有几个重要的信息,核电站事故往往意味着核爆炸,这是因为反应堆得不到及时冷却的话,堆芯温度过高融化后不可控的核反应引发爆炸,所以得不停往反应堆灌水冷却才能保证安全。
日本事故发生后,十年时间累计用掉的冷却水就是这次事件的主角,123万吨核废水,第一第二代核电站技术,因为设计不到位的原因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都必须得有人工干预灌入冷却水,按照其他国家主流核电站的情,况留给他们灌水的时间只有十到30分钟,所以就有了刚才那位英雄舍生取义的片段,就是因为地震海啸导致电力系统失效,人工干预也没有用才会发生爆炸的,但如今在中国其实不太可能有这出戏,因为从十年前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在用第三代核电技术了,第三代技术更加安全的核心在于反应堆上方放了好几个千吨级水箱,出事了不需要电,重力会让这些冷却水自动灌入反应堆,所以在咱们这万万一出事了,72个小时之内没有人工干预都不会发生爆炸。
这动不动就爆炸啊!辐射啊什么的!这么危险为什么管核电叫做清洁能源呢?因为核能发电不会产生硫化物氮化物二氧化碳,用大白话讲目前这些核电站的发电原理就是烧开水,水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力,风力水力太阳能有地理局限性,石油,煤炭费钱,又有污染和能。却不一样,只要没有核泄漏,只要反应堆不爆炸,那他就是最清洁发电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是安全和利益哪个优先呢?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选择,日本本身就处在地震带上自然灾害多发,所以如何确保核电站万无一失,应该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现实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核电的诱惑太大了,但中国作为一个有担当,对人民负责的大国,不能确保安全之前我们宁可不造这个核电站,所以我们在选址上异常严格,第一要避开地震带,避开所有可能发生洪水海啸的地区,第二,附近不允许有爆炸源核电站上空甚至不允许有飞机航线,第三,远离居民区,必须依山傍水和城市之间有着天然的屏障,单单这三点就已经淘汰了绝大多数地区,建造时我们主流使用的就是大容积双层外壳怎么理解呢,就好像一个高级保温杯内外两层玻璃中间真空隔开,才能做到既保温又隔热,双层安全壳结构对内让事故不扩,让福射不出来,对外就可以抵御地震海啸和飞机撞击等极端影响,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太贵啦,所以其他国家不太愿意上,但在我们这儿还是那个点,安全第一贵点根本不是问题,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又谈何领先的。
目前中国真正领先的东西叫做启明星二号。2016年中科院发布了一项太过先进无法展示的核技术,说的就是启明星二号,它的重点在于把铀的利用率,从不到1%提升到了95%,对就是相当于核燃料的聚能环,在启明星二号出现之前,全世界都没有办法提升核燃料的利用率,核废料中的含铀量高达95%,浪费资源占地方还特别容易爆炸,比如苏联马雅克研究所的核废料储存所就发生过爆炸,当地55万人被迫撤离,但用启明星二号处理过的核废料不仅榨出了更多的电力,还能把含铀量降低到4%以下,如此一来,放射衰减期就一下子从十几万年变成了500年。不仅如此,这一两年咱们的可控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小太阳技术也实现了放电,这个要是做成了就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现在的核电站都是核裂变原理,核聚变是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核聚变的反应物除了一些中子辐射之外,主要就是水蒸汽,并且他的反应原料主要是氘和氚海水中有大量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比核裂变要难上很多,没有一个容器能够承受1亿度的反应温度,所以得用看不见的磁场来约束他,放电时激光得对准核聚变反应,还得刚刚好太强烈就会爆炸,太弱就无效,成功放电还得把能量引出来实现发电,原本科学界普遍的共识是这个技术太难太超前了,所以其他国家大多都放弃了,但是咱们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从一亿度燃烧到成功放电再到稳定发电,我们正在一步一步的把人类推向下一个纪元,不是说中国已经无敌了,也没有让大家盲目自豪的意思,只是希望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把眼前的面包和未来的蛋糕兼顾的特别好。